查看原文
其他

朱森元 :助力火箭探苍穹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朱森元:助力火箭探苍穹》



先生简介

朱森元,1930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溧阳,我国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理论和研制工作,独创的“临界热流计算公式”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他曾长期担任国家863高技术面向21世纪“大型火箭和火箭发动机”专题组组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被航空航天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火箭发动机的这个领域里,我认为关键是思路要正确,思路不正确就是花钱再多也不成功! ”


激励一生的信念:‍‍
搞好枪炮,让中国变得强大
93岁的朱森元耳朵有些不好使了,眼睛看不清了,腿脚也不灵光了,但他对航天事业的关注丝毫未减,因为这是他终生未变的坚持。
森元,是祖父给他取的名字,希望他能如参天大树,蔚然成林,庇护家园。然而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对故乡的践踏、亲人的流离失所,让年幼的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无国何以有家。
“爷爷说,我们这枪炮不行,行的话我们就可以和他们打,他当时给我的印象很深,要搞好枪炮,这个我从小就知道了。”
搞好枪炮,让中国变得强大,才能不再受气挨打。
1949年秋,朱森元考入了中央大学(后改为南京大学)航空系。那一年,饱经沧桑的中国升起了五星红旗。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20世纪50年代,作为首批留苏学生,朱森元来到了莫斯科。七年寒窗,“认真”二字让他一直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苏联老师十分赞赏朱森元,很多课程甚至让他免考。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年毛主席看望苏联留学生时的讲话,深深刻在了朱森元的心中,也成为了激励他一生拼搏的动力。
△1955年1月31日,朱森元在莫斯科与德国留学生讨论问题。
攻克冷却难题,点燃中国航天的梦想
1961年,朱森元学成归来,进入国防部五院。
发动机被誉为火箭和导弹的“心脏”,只有确保这颗“心脏”足够强劲有力,才能真正使命必达。朱森元毕生研究的,就是这颗不可或缺的“中国心”。
中国航天一穷二白,朱森元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非常棘手。“东风三号”导弹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个导弹型号,发动机冷却技术却始终不过关。
△1977年11月12日,朱森元在法国巴黎SEP公司“活门涡轮泵装配工段”。

当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多火箭主发动机使用的都是偏二甲肼和无水肼各50%混合而成的推进剂。但我国既不掌握这一技术,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甚至没人见过偏二甲肼和无水肼。

后来,钱学森先生几经辗转,从国外买回这两样推进剂,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冷却剂。专门研究发动机的朱森元不肯服输,他一头扎进泛着臭鱼腥味的实验室,与有剧毒的偏二甲肼开始了朝夕相伴的日子。

记者:很危险,它有毒,您还天天跟它在一块,没有担心过吗?朱森元:我不怕,没事,闻一点就闻一点吧。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朱森元和同事们进行了无数次电传热试验,找到了最佳的冷却方案。那时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科研不能跟着国外的路子走。
朱森元:解决以后,设计方法就很简单了,照着方法计算就行了。
△1988年6月,朱森元主持我国第一个涡轮泵高速转子动力学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攻克氢氧火箭发动机难题
中国航天迈向新高峰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三星一船”的发展规划提上议事日程。

当时,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绝大部分被迁到了陕西秦岭的大山里。朱森元被任命为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研究负责人,手下却只有23个人。朱森元说:你们看着,我们会把问题一一解决。”

从1977年到1983年,经过7年艰苦攻关,氢氧发动机从预研型进入到实用型,“长征三号”三子级全系统试车获得成功。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他们的效率依然是领先的。

氢氧发动机苦战72天:

朱森元团队的决心与胜利

1984年1月29日,中国当时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火箭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塔架上,准备将“东方红二号”卫星送入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所有人都对这次发射寄予厚望。
就在大家以为发射成功时,一个多小时后,却传来噩耗:火箭第三级第二次点火启动仅3秒,发动机失去推力,没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当时媒体对外公布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取得部分成功的消息。也就是说,除了朱森元团队负责的火箭系统第三级发动机——氢氧发动机之外,都是成功的。
那年除夕夜,试验队会餐,兄弟单位都在举杯庆祝,唯独朱森元和他的氢氧发动机团队一言不发,大家拿不起筷子,举不起酒杯。压力压得氢氧发动机团队的技术人员二话不说,开始夜以继日地寻找问题根源。
朱森元:涡轮泵总体设计的改进问题,需要采用弹性支撑技术。

72天之后,1984年4月8日,火箭发射成功,中国终于掌握了空中二次启动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的国家。

传承火箭科技,引领中国航天未来
1985年,YF-73氢氧发动机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羲和探日、天问探火……跳动着氢氧发动机这颗“中国心”的火箭带着国人的梦想一次次再探苍穹。
其实,除了搞科研,朱森元喜欢的工作是当“老师”。从事载人登月相关工作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主任设计师郑孟伟,是朱森元的博士关门弟子。两人成为师徒时,朱森元已经年近八旬,视力下降非常明显,双眼视力只剩0.3左右,看字几乎需要贴在纸上才能看清。
可让郑孟伟记忆犹新的是,朱森元坚持自己动手批改每一份论文,他总是说,成功是差一点点的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的成功,搭建‘天梯’的途中来不得半点马虎。”

△2008年11月,朱森元观看发动机长程试车时留影。

如今,责任与重担已经交到徒弟们身上,但朱森元的思考没有停歇。他说,与国外运载火箭相比,中国的火箭必须降低发射成本,才能在同场竞技中抢占先机;他提出对于大型运载火箭所需要的模块化和积木式的研制模式……在郑孟伟眼中,老师朱森元的真知灼见总会帮他走得更稳,想得更远。

△2009年12月10日,朱森元参加发动机初样转试样转阶段院级评审会。

记者手记

现在,朱先生视力不行了,站起来也需要轮椅,但我们对话的过程中,他依然思想活跃,回答问题反应很快,那些有关航天的数字张口就来。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长征三号”火箭发射时,在西昌挥斥方遒的那位技术负责人。

平时,朱先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听广播、听新闻,尤其是听航天新闻。在他家里有四个收音机,放在最明显的四个位置,这样就可以随时了解到有关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动向。

记者:您每天都听吗?

朱森元:每天都听。

记者:有固定的栏目吗?经常听什么栏目?

朱森元:“讲起来好像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之声每次都听,很好的节目。中国之声讲到航天方面的,我会仔细听的。”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监制高岩
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
记者丨张棉棉
统筹丨张棉棉
播音丨王娴 唐子文
摄像丨徐宇召 柳明
音频制作丨李晨雨
视频剪辑制作丨章宗鹏
编辑丨刘波
图片丨受访对象提供
鸣谢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